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

文化、語言與教學記趣(1) - 紅橙黃綠藍靛紫

順序的七彩圓珠,像"音階" (Scale)
筆者聽說過用華語學數學是會有點優勢﹝註﹞,想不到原來連學顏色﹝連帶學樂理﹞也會便捷一點!事緣日前跟一位來自英國的本地樂壇大老兼教育家聊起教學法來,偶然發現了這個有趣的現象。


筆者:「早陣子有小孩混淆了『調』與『音階』的概念,我靈機一觸,就拿彩虹七色小圓珠來說明。將七種顏色按彩虹次序排列,就像『音階』;不理會次序,只看所包含的顏色,就像『調』。

「無論甚麼次序,『紅橙黃綠藍靛紫』依舊是組成彩虹的顏色,正如一段音樂就是將『音階』裡面的音名重新排列,但『調』依舊是同一個。

「比方說D大調的DEF#GABC#。按這個次序順序或逆序排列,就是『D大調音階』;但如果A-A-B-A-D-C#, A-A-B-A-E-D, A-A-A-F#-D-D-C#-B, G-G-F#-D-E-D,就是『以D大調寫成的Happy Birthday』。這樣說明,效果不錯呢!」

大老笑說:「很棒的方法!可是如果要我按彩虹顏色排列小圓珠,也要花一點功夫才行!」
筆者:「可是孩子們都很快排列好呢。」

大老詫異道:「真的嗎?」

筆者:「對呀!可能是我們自小將『紅橙黃綠藍靛紫』唸得朗朗上口,所以排列顏色可真容易啦!」

那就是說,如果要教導完全不懂華語的小朋友,方法還是可以用的,但教學步伐可能要稍作調整了。

不順序的七彩圓珠,像根據特定調性(Key/Tonality) 寫作的旋律

﹝註﹞過去有不少研究指出,華語由於由零至十所有的數字都是單音節詞﹝英語zeroseven都是雙音節詞﹞,而且表達數字的方法也較簡單﹝比較:德語「23」是「dreiundzwanzig」﹝意謂320﹞、法語「81」是「quatre-vingt-un」﹝意謂420再加1﹞﹞,所以相對於以英語或馬來語為母語的學生,以華語為母語的學生學數學較有優勢 Ellerton & Clarkson 1996; Clements & Leong 1999; Atweh, Forgasz & Nebres 2001﹞。

參考書目:
Atweh, B., Forgasz, H. & Nebres, B. (2001). Sociocultural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: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. Mahwah, N.J.: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
Clements, M. A. & Leong, Y. P. (Eds.). (1999). Cultural and Language Aspects of Science, Mathematics and Technical Education. Banda Seri Begawan: University Brunei Darussalam.

Ellerton, N. F. & Clarkson, P. C. (1996) Language Factors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. In A. Bishop, K. Clements, C. Keitel, J. Kilpatrick, & C. Laborde (Eds.),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(pp. 987-1033). Dordrecht: Kluwer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