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Josef (或拚為Jozsef)
Gat是匈牙利鋼琴家、教育家及古鍵琴家。曾師隨巴托(Bela Bartok),後任教於匈牙利布達佩斯音樂學院,教授鋼琴及教學法。原書1958年以匈牙利文寫成(1965年發行第二版),是作者花了20年時間寫成的專著。書中先根據物理學說明鋼琴聲音特質及音色構成,繼而以解剖學和生理學說明鋼琴彈奏的技巧。書中分析大量傑出鋼琴家的錄影,附以逐格截圖說明動作。本書以措辭精準、說明仔細見稱,雖非易讀易懂之作,但實在是同類著作中罕見佳作。倘仔細研讀,足以大幅提高教學質素甚至自身技巧。現試譯該書〈作者序〉如下。
作者序 (試譯,英文版)
〈序〉一般是致歉之辭,我也認為自己應當在此致歉。坊間早有一大堆關於鋼琴彈奏法的著作﹝不過大都是沒人看的﹞,但我還要多寫一本,實在罪過。
本書實為鋼琴技巧手冊,專為研習鋼琴教學法的音樂學院學生而寫。為了令這種特色貫徹全書,我已將原稿上所有不必要的內容都刪去,結果某些章節的內容極為濃縮精煉,略略讀過是不夠的,讀者要仔細鑽研。
大部分關於鋼琴彈奏法的著作,最大缺陷在於過分依賴作者教學時的個人體會,結果矛盾處處。唯一的解決方法,就是尋找通用法則。為了盡量減少錯誤,本書刻意先交代通用法則,再在後來的章節加以應用,作為詳細討論技術問題時的監控手法;這樣的編排,是希望萬一我漏看了甚麼錯誤,讀者也能察覺到有問題。
我不是要開拓新的鋼琴彈奏法。我相信巴赫、貝多芬、莫扎特和蕭邦不但是傑出的作曲家,也是傑出的鋼琴家。我也相信鋼琴是件了不起的樂器─只要演奏者懂得怎樣應付。二百年前,C. P. E. 巴赫已率先致力令鋼琴成為歌唱樂器。他寫道:那群「砰嘭派」鋼琴家用盡嚇壞人的方法,終於成功令鑑賞力強的聽眾討厭鋼琴了。大家回想一下:在這等「殺琴犯」的演奏會上,有多少次閣下希望鋼琴能反擊?這時大家就會發現即使時至今日,大家仍然要與這種鋼琴彈奏法搏鬥。
我們需要的並非更新、更現代化的鋼琴彈奏法,而是優良的鋼琴彈奏法。由貝多芬年代到今天,人體結構沒有變,鋼琴的機械裝置也大致相同。因此我們要審視傑出藝術家與樂器之間的關係,找出共通點,這樣才能揭示出正確的途徑,讓我們跟著走。如果通用法則無法以日常實踐驗證,那麼法則也不過紙上談兵而已。因此,我們接納的資料,只能是解剖學和物理學上理據充分、能以生理學印證、同時與演出和教學經驗吻合的資料。
本書花了我二十年的時間,期間我想到某些新觀點和新結論,也無可避免要用新方法表達。讀者唯有花精神,逐章逐節徹底仔細地鑽研本書,方能明白其中的意思。
謹將本書推薦給致力令鋼琴再次成為歌唱樂器的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