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

關於彈奏鋼琴而導致傷患 I: 成因

學琴人必讀!
讀完會發現許多常見的教學法、動作形容和說法都是錯誤的

中譯本
譯文質素仍有待改善,但尚可接受

節錄自 
中譯本: "千萬不要學鋼琴",盧秋瑩譯,2005年,原笙國際,台北。
(原文"What Every Pianists needs to know about the body" by Thomas Mark, 2003, GIA Publications, Chicago)


根據某些研究,在肌腱上加倍用力產生的壓力不是兩倍而是五倍。按下琴鍵不需要用太大的力;一架調音良好的鋼琴的標準按鍵重量只需55克,差不多是十個五分美元硬幣的重量。鋼琴家很容易養成過度用力的習慣;而由於鋼琴彈奏的高重複性,過度用力很可能帶來傷害。

一位好的鋼琴家怎麼會讓彈奏對身體造成壓力呢?我想有兩個主要原因。首先,多數人沒有慎重地選擇彈奏技巧。他沒有分析彈奏一段曲子所需要的動作和加以練習這些動作。相反的,他只是千方百計用試驗或用嘗試錯誤,找到一種彈出正確音符的方式。藉由不斷地重複,動作變成了習慣:有時以這種方式達到的動作是很有效的,但卻是沒有保障的。我們的身體可以習慣於沒有效率和有效率的動作;一旦習慣以後,沒有效率的動作也會感覺很「正常」。加上可能造成傷害的動作不見得一定感覺很差或很痛苦,對於非重複性的工作,它們甚至是無害的。但因為鋼琴家的彈奏是高度重複的,這些動作就很危險。


造成人們動作有壓力的第二個原因是,他們被教導的是會產生壓力的動作。沒有任何教師會故意教有害的動作,但只有極少數的教師了解有效率動作的原則,以及牢固地存在傳統教學法中某些動作方式的危險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